首页 / 专业概况 / 专业建设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培养 / 实践条件 / 教学研究 / 培养质量 / 精品课程 / 科学研究 / 研究生培养 
栏目导航
 特色专业 
 优势专业 
 国家一流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整改报告
2016-03-21 20:42 曾志强  审核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整 改 报 告

 

一、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得分情况及自评说明

根据中北大学第三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安排,于201458-530日期间,专家组通过详细研读本专业提供的本专业的各种资料,听取本专业的自评报告,组织各种层次的座谈会,实地考察实验室以及核对背景材料等环节后,完成了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评估工作,其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及自评说明分别如下:

(一)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

得分:9.5/10

主要观测点

评 估 标 准

1.1专业设置

适应国家、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行业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符合学校自身条件,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专业方向符合学校的定位

1.2专业建设规划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科学合理,措施得力,并付诸实施

1.3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合理,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符合本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执行情况较好

1.      专业历史悠久,并获得了很多重大的荣誉,具有鲜明的特色(数控技术、深孔加工技术),适应国家、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行业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符合学校自身条件,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专业方向符合学校的定位。

2.      专业建设规划

15年建设规划

1)根据本专业学生人数(每年招生3个班,约150人,学生共计约600人)和目前在职的专业教师队伍数量(18人),按照教育部师生比例基本要求,存在生师比比例偏大的问题,因此需在近5年内引进5~6名机械工程方面的高水平博士(按照学校的要求,至少为211高校或985高校);

2)努力争取学校、学院对本专业的实验室投入,建成一个专业综合实验室,形成一个以学生团队为单元、需要进行系统设计、装配、PLC程序编制;能够把学生所学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结合在一起的,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室,以满足提高学生工程培养能力的要求;

3)申请教改项目5~10项,争取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方面能够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争取有省部级以上的项目;

4)完成所有专业教师的ISEC培训;

5)出版规划教材1~2部,出版专业特色教材2~3部;

6)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及科技指导;

7)力争在5年内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使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210年建设规划

1)在5年计划师资队伍引进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素养,争取在5年内引进5~6名机械工程方面的高水平博士(要求为985院校毕业),以保证队伍的年轻和提升队伍的创新能力;

2)发掘已有教师的能力,提升学科带头人素养;

3)在专业综合实验室的基础上创建专业创新设计中心,同时积极联系省内相关中、大型企业,新建2~3个校外实习基地;

4)申请省级以上教改项目5~10项,申报各级教学成果奖5~10项;

5)出版规划教材及专业特色教材2~5部;

6)增加学生工程教育培养教育;

7)增大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培养国际留学生,提升专业国际知名度。

3.      人才培养方案

据社会对专业培养的要求,特别是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反馈意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讨论并修定了2013级本科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符合指导要求,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专业实践环节比例增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完全遵循本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执行情况较好。

(二)专业基础条件

得分:18/20

主要观测点

评 估 标 准

2.1教学仪器设备

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满足教学需要,更新情况较好

2.2实践教学基地

有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场地、设施及指导教师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2.3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

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中外文图书、期刊、电子图书资源、网络课程资源,能满足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需要;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使用较好

2.4 教学经费

实习经费、毕业论文(设计)经费、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等足额安排到位,满足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

1. 近几年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力度较大,新购置了不少用于专业基础教育的大型实验设备;但是目前多数仪器设备陈旧、老化,专业课实验仪器数量不足,用于专业综合实验周的实验设备部分正在采购中,但缺口较大。

2. 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有稳定的校内和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队伍。本专业有综合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5个,较大型实验仪器设备80台(套);本专业与三家实习单位均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实习指导贯穿全过程:实习前领队教师进行实习前的动员,讲解实习目的、意义以及实习的安全注意事项等;入厂后厂方安排入厂安全教育,实习指导人员给学生介绍工厂的生产情况,主要产品的加工工艺、设备原理、零件热处理、装配工艺及产品当前发展现状等;回来后指导实习报告的要求、写法等。这些做法和措施有效的保证了实习的质量。

3. 依托学院和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学院有专业资料纸质图书1395册;学校图书馆有TGTP类纸质图书资料114619册;与专业相关的数据库22个,可满足师生的专业教学需要。

4. 实习经费生均450元、毕业设计经费生均50元,实验教学维持费生均100元,都能及时到位,但是生产/毕业实习经费随着物价的提高明显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希望学校能提高工科专业生产/毕业实习的经费额度,至少达到800元;同时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少,难以使专业实验设备在短期内上质上量,需要学校持续投入,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师资队伍

得分:18.5/20

主要观测点

评 估 标 准

3.1队伍建设状况

师资队伍年龄、知识、学缘结构基本合理;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和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分别达到30%50%;有副教授以上的专业带头人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梯队,能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措施得力。

3.2任课教师情况

符合岗位资格教师的比例达100%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均为本科生授课达100%,主干课程教学队伍稳定,教学效果整体较好

3.3科学研究水平

专业负责人和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师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和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成效较明显

3.4指导学生情况

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涯、就业提供指导、咨询服务

1. 本专业有专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7(博导2)、副教授6人、讲师5人。目前存在生师比高,中青年教师比例偏大的问题,按照学校的要求亟需通过引进高水平博士降低生师比。

2. 本专业教师符合岗位资格教师比例为100%55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均为本科生授课,主干课程均为AB主讲制。

3. 本专业目前具有先进制造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工作多项,近三年来取得了3项研究成果和20项发明专利,发表SCIEI收录论文约40篇。

4. 在指导学生方面,从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就对他们进行专业教育,并且做到专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同时安排本专业教师担任新生宿舍的成长导师,指导新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选派部分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担任新生班班主任,针对实验班的学生安排学术导师;对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指导他们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帮助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研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安排责任心强,对学生的就业等进行咨询和指导,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师承担毕业班的人生导师,指导学生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课程建设

得分:9/10

主要观测点

评 估 标 准

4.1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能全面覆盖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体系结构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有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计划和措施,并不断完善

4.2教材建设

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严格,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和近五年出版的教材,使用效果较好;能结合实际编写有本专业特色的教材;有鼓励教材建设的措施办法

4.3教学方法手段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一定成效;必修课能合理有效应用多媒体授课[9]的课时不低于10%,且效果较好

4.4精品课程建设

积极申报或入选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或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得较好评价

1. 本专业2013级本科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主要设置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三个课程群,比例相对合理;同时,在专业选修课中主要根据三个专业方向的特点开设课程。

2. 主干课程选用主要来自于国家级规划教材、优秀教材和近五年出版的教材。选用自编教材5部,近三年还编写其他教材10部;共出版规划教材3部,1部获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3. 本专业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专业课程70%以上都采用多媒体授课,《液压传动》获十一届全国多媒体教学大赛三等奖,1名老师获中北大学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4. 本专业教师注重精品课程建设,积极申报各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目前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省级2项,校级1项,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五)实践教学

得分:8.5/10

主要观测点

评 估 标 准

5.1实践教学体系

设计合理,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工科类专业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5.2实验、实习和实训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100%,其它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  80%,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10]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达50%;实验室开放,效果较好;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开展实习、实训,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措施得力,时间有保证

1.为了保证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工程应用能力,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实验教学时数,并设计了综合实践环节,保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不包含课内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总时数累计达到了50.5学分,大于总学分的25%。实践环节突出了专业的数控特色,并在专业综合实验周中,针对各个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实验,突出方向特色。

2.目前本专业公共基础课开出率可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100%,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2013版教学大纲要求的85%,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符合要求;能够做到实验室开放。

(六)教学管理

得分:8.5/10

主要观测点

评 估 标 准

6.1教学规章制度执行

执行学校教学规章制度严格,效果明显;教学文件]齐备,教学档案]完整

6.2教学质量监控

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运行过程动态监控活动开展正常,并注意发挥教学评估的反馈与改进作用,效果较好

1. 严格按照学校、学院下发的文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教学文件、档案完善。

2. 教学质量监控情况如表1所示。

1 教学质量监控情况表

监控环节

监控措施

监控阶段

监控目的或效果

理论授课

开学第一天上课情况检查

开学第一天

监督老师到课情况

检查学生到课率

专家听课制度

整个学期

保证了教学质量

促进课程教学规范化

学生评教制度

期中、期末

教案和教学日历检查

期初

试题试卷的归档检查

期末

课程设计

大型实验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抽查

下学期初

保证课程设计、实验

依计划进行,督促教师提高指导效果。

不定期现场检查

大型实验周期间

学生意见反馈

期末

毕业设计

学科副主任的审题制度

7学期期末

全程监控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检查

开学后第三周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开学后第十周

答辩过程检查

期末

实习

实行动员、厂方反馈、报告抽查

期末

全程监控实习实践

通过教学环节和过程的全监控,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七)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

得分:9/10

主要观测点

评 估 标 准

7.1教学改革研究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有校级和省级的教改教研项目

7.2教学成果

获得校级、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1. 利用周活动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探讨。本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近4年来承担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

2. 近三年1名专业教师获山西省教学名师,1部教材获兵工高校教材一等奖,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课程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八)人才培养质量

得分:9.5/10

主要观测点

评 估 标 准

8.1学生专业素质水平

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水平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有研究和实践成果

8.2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过程管理严格,有相应管理制度;选题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本专业的毕业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论文(设计)形式规范,内容质量较高

8.3社会评价

本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率、报到率较高;近三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较高,多数学生签约就业行业和就业地域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方向;第三方机构或社会评价较好

1. 本专业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身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活动、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每年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数量约占总人数的10%

2. ①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大多来自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项目),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本专业的毕业要求,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审查、任务书下发、开题报告答辩、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答辩等多个环节,建立了严格的过程管理体系。

3. 近三年新生报到率在98%以上,就业率在95%以上。学生大多分配到大型国企和研究机构,就业形势良好,学生签约就业行业和就业地域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方向;通过调查,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本专业的学生评价较好,很多学生在就业单位成为技术骨干和业务核心,还有很多成为了企业、高校的高级管理人员。

二、评估专家组意见及反馈会意见

(一)评估专家组意见

通过评估专家组成员的辛勤工作,评估专家组形成了如下意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中北大学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其前身是1941年太行工业学校开设的机械专修班,在发展历程中先后更名为普通机械专业、军械制造专业和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98年按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0年被教育部列为国管专业,2005年被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该专业的数控技术教学基地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14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作为与我校共同成长的专业,该专业经过70余年的发展,在本科教育方面,目前的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制订合理,定位准确:师资队伍稳定,结构较合理;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成绩显著,获国家及省级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教改项目多项,出版教材多部;专业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与网络资源能较好满足教学墓本需要;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制度齐全,质量监控体系较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较好,本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率、报到率和就业率较高,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评价较好。

   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该专业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该专业目前面临的不是如何办下去的问题,而是如何更上一层楼、增强在省内外影响力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该专业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

    1.该专业学生培养方向明确,教师科研基本形成特色,但特色不够鲜明,这也是该专业在省内外影响力尚不够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该专业虽能按照现行大纲要求开出全部实验,但真正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创新思维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实验条件缺乏,实验内容及手段尚需进行系统整合与改进;

    3.该专业有专职教师18名,知识、学缘结构合理,并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但中青年教师比例偏大;由于学生较多,目前存在生师比高的问题。因此,需引进高水平人才以加强教学和科研实力,降低生师比;

4.建议该专业尽快将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实质性开展工作,力争成为我校通过专业认证的首批专业。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全方位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二)评估反馈会中专家组成员其它意见及建议

1.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  教学质量的监控重在过程,同时需要有循环反馈,即:有计划、有监控、有反馈、促改进。

2.实验项目开展方面  实验室专职实验人员由于一部分专职教师退休,而由于政策缺失,不能引进新的实验人员,导致专业试验人员缺乏。

3.本科学生培养方面  学生迫切希望进入老师的课题,以提升自身的能力,但目前极少能进入老师的课题。

4.在实验室建设方面  需要搞好实验室的建设规划,进一步把实验条件综合起来,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

5.关于教学成果  需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和推动老师多出教学成果。

6.开设的专业方向方面 专家组指出专业方向多,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

三、整改内容及方案

(一)整改内容

   通过以上的自评结论、专家组评估报告以及评估反馈会相关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经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全体讨论后,总结形成如下几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整改内容:

1.专业特色的凝练  目前专业教师的科研特色不明确,影响了本专业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因此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着力打造鲜明的特色方向;由于学院开设了新专业,很多专业教师分流到了其它新专业,因此目前仍开设三个方向的话,专业方向显多,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

   2.专业实验条件方面  本专业目前虽能按照现行大纲要求开出全部实验,但真正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创新思维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实验条件缺乏,实验内容及手段尚需进行系统整合与改进;并且2013级培养方案中新开设了一些专业课程、新增加了一些实践环节,急需购买一些相应的实验设备来满足新大纲的培养要求。因此目前需要把专业实验目前已经具备的条件和需要继续购买的设备统计清楚,并且在实践环节开设之前建设到位,以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同时,本专业目前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此应该在这些方面适当投入一些典型性的实验设备。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由于学院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开设新专业,导致本专业师资队伍分流,目前本专业有专职教师18名,且中青年教师比例偏大,也存在生师比偏高(36.5:1)的问题,与《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规定的18:1~16:1差距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在未来几年引进相关人才;同时专职实验人员缺乏,目前只有3名兼职的实验人员,导致实践环节开设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也需要进行专职实验人员的引进。

4.在本科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  目前通过企业调查反馈,普遍的反映是大学生毕业初期的工作能力相比过去有所下降,不能立即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企业自培养过程,因而影响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学生在校时期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好的训练,导致在工作中没有成型的工作思路,独立工作能力不强。

5.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  教学质量的监控重在过程,同时需要有循环反馈,即:计划→监控→反馈→改进→计划……。

6.生产/毕业实习经费及经费方面  生产/毕业实习经费随着物价的提高明显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而且目前的实习基地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7.专业建设规划方面  需要完成专业建设的五年和十年规划,包含如下内容:

1)完成所有专业教师的ISEC培训,同时需要提升中青年教师的工程素养;

2)出版规划教材2~5部,出版专业特色教材2~3部;

3)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及科技指导;

4)新建创新设计中心,新增2~3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5)申请省级以上教改项目5~10项,申报各级教学成果奖5~10项;

6)增加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二)具体整改方案及实施计划

1.专业特色的凝练

本专业原来具备的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深孔加工和机床数控技术,这两个专业特色是通过本专业长期发展凝练下来的。目前深孔加工技术仍然有部分老师继续从事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并且作为专业特色在山西及军工行业中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而机床数控技术在全国属于率先研究者之一,在行业中也具备有相当的地位,目前虽然王爱玲教授退居二线,但是,张吉堂教授等很大一批人都仍然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这一特色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

由于学校早已成为省部共建,而山西省的工业大部分都属于重工业,包括采矿、选矿、洗煤、重机、钢铁、车辆、隧道等等,因此对于机械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虽然目前本专业教师与地方企业的联系度不高,但是联系的宽度和深度正在迅速的加广、加深之中,而且本专业教师的纵横向项目已经开始体现出地方工业的特色。通过这种日益加深的沟通、联系,持续的跟进和研究工作必然会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把握好山西机械行业的动态,借此凝练出本专业的新特色是未来十年需要紧迫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关系到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所培养学生的就业问题。因而专业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目标,把自己的研究工作逐渐偏移或调整到这一方向上来,形成合力,必然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凝聚出新的专业特色来。

从以上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本专业未来的新特色应该集中在服务于山西省的重工业上,应该集中于重工业的机械设备开发的新技术、新方法上。

2.专业实验条件建设规划

1)目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在专业实验条件方面,虽然本专业已成立近60年,目前已经拥有了一些大型的、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仪器设备,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从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角度出发,仍然存在不少不足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2013级培养方案调整内容,新增设的专业综合实验周需要足够的实验仪器设备缺乏;

(2)     体现深孔加工和机床数控技术专业特色的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少,种类较少;

(3)     缺乏提升本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验设备条件;

(4)     缺乏加工制造领域内的高精尖设备;

(5)     缺乏机制专业一些普通的专用仪器、设备,现有的一些仪器设备台套数少、陈旧,老化严重。

2)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必要性及建设经费要求

从提高本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需求以及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出发,本专业的实验室除了学科基础平台建设的内容外,为了突出专业特色,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实践教学效果要求,目前需要在专业实验室方面投入550万元用于实验器材的购买和自制仪器设备的构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和规划:

12014年学校开展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后,这对每个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会提出相应的建设要求。三年规划建设经费:200万元;

22014年本专业申请成为了山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有配套使用经费60万元,规划其中的4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

32014年已经开始筹备申报专业认证,因此实验室的条件建设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三年建设规划经费:300万元。

3)专业实验室建设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拟建设一个智能制造专业综合实验室,主要包含两部分:机械系统设计及自动控制、现代制造专业实验室。其功能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三方面的内容,这三部分功能其中又以自动化和机械制造为基础,在掌握这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智能设备的机械设计,起到综合培养,基础与现代技术并重的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其具体的建设规划如下图1所示:

1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图

智能制造4.0是当前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机制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紧贴时代发展的前沿要求。根据智能制造的要求,把专业实验室的构建包含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大模块下:机械系统设计及自动控制和现代制造。根据专业主要以制造为方向,结合专业多年发展形成的数控技术和深孔加工技术两个特色,又把机械系统设计及自动控制分成三大模块:数控技术模块、自动控制模块和智能系统设计模块;把现代制造又分为机床及制造模块、机床附件模块、制造工艺及尺寸检测模块、虚拟制造模块和典型机床剖析及装配模块等5部分内容。

1)机械系统设计及自动控制专业实验室 

该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是对各种能力专长的学生组合后,安排特定任务,在学生完成方案设计并经审计通过后,选取实验仪器元器件,搭建系统并编程实现任务动作。该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旨在提升学生各种类型的执行单元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机械系统设计及自动控制专业实验室可以完成计算机接口技术PLC与机床电气控制液压传动与气动控制专业综合实验周的试验任务,同时可以为创新设计机器人设计等提供实验元器件、试验场所等各种条件。

1数控技术模块  建设这一模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跟随时代步伐,进一步凸显专业特色;二是本专业已经具备较强的数控实验条件,但是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所欠缺,因此需要进行补充增强;三是建成直观性,可充分培训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条件。根据目前学院已经具备的实验仪器条件,主要从数控系统控制器、反馈控制单元、数控部件和各种类型的电机等方面来进行建设。

2自动控制模块  建设这一模块的目的有以下几点:一是自动控制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升高,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企业降低成本的必然的趋势;二是自动控制也是技术发展和创新设计的必然要求;三是智能制造——工业4.0的必备要素;四是自动控制技术是本专业培养学生的内涵要求。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强自动控制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迫切的要求。根据目前专业实验室已经具备的实验仪器条件,主要从PLC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方面来进行训练,控制对象一是数控机床的各种执行单元,包括各种电机、电缸、气缸、液压缸,同时把反馈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等纳入自动控制系统中,实现真正的智能控制。

3智能系统设计模块  这一模块的能力培养首先需要学生具备自动控制模块和机械制造方面的实践能力,旨在提升学生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能够再就业后迅速的在岗位上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2)现代制造专业实验室

该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是充分体现本专业的专业培养方向,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方面扎实的、全面综合的能力。具体设计思路为:通过用不同的机床和加工方法所加工的一些典型零件,具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并且把这些零件的加工过程录制成视频文件,附上制作的讲解过程。在进行工艺、机床教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使用仪器进行相应的测量,以此掌握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参数及刀具对零件尺寸、表面质量及形位公差的影响程度;同时每个学生都需要选取典型零件的其中一道工序,选择机床、刀具和夹具,选用合理的切削参数进行切削加工,观测自制件与陈列件的异同。因此,这一实验室需要建立一些典型零件的陈列,同时在原来设备的基础上配备一些需要的机床、刀具,并且也需购买一批通用夹具和制备一些典型的夹具。当然,零件制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装配,制造过程和设计过程都需要考虑装配的问题,因此,对于装配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升学生的装配能力,结合当前学院、专业的实际情况,首先实现一些目前学院拥有的近乎报废的机床(车床)进行拆卸和清洗、陈列,录制拆卸、装配过程,强调配合部位的要求,并且配备一些典型的装配部件(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和装卸工装,让学生体验各种配合的装卸工艺。

为了进一步突出专业深孔加工的特色,深孔加工设备方面也需要购置一些便于实践教学的小型深孔加工设备,这样能够避免目前拥有的大型深孔加工设备造成的不利(加工时间长,零件大,能耗高,材料成本高等)。

为了体现现代制造的特点,本专业需要扩充一些现代制造设备和方法:3D打印机和虚拟制造的软件等。

通过这样的过程,实现了虚(视频)、实(实践)结合,即可以降低实验室的配置要求,还能够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达到必须的训练效果,真正的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各模块实验仪器设备建设要求

根据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要求,结合目前学院、专业实验室已经具备的实验条件,各实验模块需要的仪器设备情况如表所示:

表 各模块实验室仪器设备需求一览表

 

 

根据以上情况,本专业近三年在实验仪器、设备方面需要建设的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在综合实践周实验设备建设方面

一方面急需扩充专业综合实践周实验仪器的台套数,另一方面需要对实验仪器范围进行扩展,以确实能够体现出培养专业综合能力的要求。目前主要需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内容:

1)现在通过使用2013年校学科建设经费10万元中的8.8万元,已经筹建了6套基本的设备(已经下了合同),但是对于每年3个班级的招生规模,对于约150人的学生数来说,设备的台套数缺口很大。因此,目前需要再建设24套左右,同时还需要建设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因此该部分需要投入的经费在20万元左右。

急需购买的实验仪器设备

序号

购置设备名称

型号

台套数

单价(元)

金额(元)

1

标准圆缸

PB10*15-S-U

24

60

1440

2

单动气缸

PSB10*15-S-U

24

81

1944

3

薄型缸

ACQ16*10-S

24

90

2160

4

导杆气缸

TCM12*20-S

24

360

8640

5

手爪气缸

HFSZ-20

24

742.5

17820

6

两位五通单作用阀

4V110-06DC24

24

90

2160

7

电磁阀

4V120-06 DC24

113

153

17289

8

阀板

100M-5F

24

72

1728

9

过滤减压阀

AFR2000

24

83.25

1998

10

减压阀

AR2000

24

66

1584

11

过滤器

GF400

24

120

2880

12

单向阀

NRV-15

24

75

1800

13

节流阀

ASC100-06

51

27

1377

14

机控阀

S3R-08

24

60

1440

15

手动阀

3R210-08

24

75

1800

16

气控阀

4A230C-08

24

174

4176

17

调速接头

ASL6-01

45

12.75

573.75

18

调速接头

ASL6-M5

213

12

2556

19

磁性开关

CS1-M-020-S10

87

37.5

3262.5

20

磁性开关

CS1-G

129

28.5

3676.5

21

磁性开关

DS1-H

17

54

918

22

磁性开关

CS1-E

17

45

765

23

PLC

DVP16ES200T

24

870

20880

24

A/D转换功能模块

DVP04AD-E2

24

780

18720

25

交流接触器

CJ10-10  220V

83

60

4980

26

直线导轨滑台

57步进电机200-500mm长直线电机丝杠滑台

18

900

16200

27

步进电机

57byg250-76

28

控制驱动器

ZD-6560-V4C

29

开关电源

S-145-24

30

空气开关

NH2-100 4P

73

60

4380

31

电源插座

12 3米线

45

75

3375

32

中间继电器

ZY2N-J  DC24V

148

57

8436

33

开关电源

NES-15-5 5V 3A

15

112.5

1687.5

34

开关电源

NES-100-24 24V 4.5A

15

195

2925

35

转换开关

LW5-16/2

33

45

1485

36

数码管

2.3英寸
 1
位高亮 10pin

103

4.5

463.5

37

LED点阵

8X8

23

30

690

38

蜂鸣器

AD16-22SM   24V

23

7.5

172.5

39

指示灯

AD16-22D/S  24V

103

7.5

772.5

40

按钮

LA38-11DT  380V

63

7.5

472.5

41

接线柱 插线柱

919

203

1.5

304.5

42

仪表线

1平方毫米

11

150

1650

43

护套线

31.5平方毫米

7

300

2100

44

接线板

TD1515

48

22.5

1080

45

其它附属配件

 

 

 

30000

购置元件价格总计

202761.8

这部分仪器设备的添置是为了满足2013级培养方案中专业综合实践周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按期(2016年上半年)建设到位

2)现有的仪器设备基本上限定在PLC、运动控制和气动基本控制方面,且运动控制仅限于旋转运动中的步进控制。因此需要扩展交直流调速控制、伺服控制、直线运动部件;同时也需对液压系统的基本控制、气动系统的高级运动单元建设。此部分的投入经初步预算在14万元左右。

3 需要购买的用于拓展能力的实验仪器设备

序号

购置设备名称

型号

台套数

单价(元)

金额(元)

1

SE标准缸

SE32*25-S

21

158

3318

2

磁偶气缸

RMS20*100-LB

21

522

10962

3

回转气缸

HRQ-30

21

680

14280

4

VFD-E精驱变频器

200W,输入:单相230V 输出:三相0-380V

21

1100

23100

5

伺服机构

额定功率400W

21

2300

48300

6

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额定功率:0.2KW

21

700

14700

7

其它附属配件

 

 

 

20000

购置元件价格总合计

134660

这部分仪器设备的添置是为了满足13级培养方案中专业综合实践周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十分必要进行建设,建成时间在2016年上半年

3)同时,反馈控制是自动化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需要购买相应的反馈控制元器件,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实践效果。主要需要建设的仪器包括: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光栅尺、磁栅尺、角度传感器等仪器。此部分需要投入的费用在3万元左右,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4 需要购买的机电一体化反馈控制的实验仪器设备

序号

购置设备名称

型号

台套数

单价(元)

金额(元)

1

行程开关

D3V-6G-1C24-K

50

12

600

2

接近开关

24V直流三线NPN常开

100

15

1500

3

光栅尺

KA300-320

21

600

12600

4

磁栅尺

25μm读头+磁条

21

680

14280

5

角度传感器

供电电压:DC24V;输出分辨率:0.088

21

400

1365.69

购置元件价格总计

30345.69

这部分仪器设备的添置是为了满足13级培养方案中专业综合实践周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拓展,因此也是十分有必要进行建设的

4)根据专业综合实验周建设规划,还需新添设拆装实验内容。添设拆装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复杂的机械设备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装配等都有一个更为明确的概念;通过拆装实验,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加工制造工艺等都形成直观的概念;同时拆装的过程必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此规划建设的实验室需要购买一批用于拆装的设备和建立一个用于拆装的专门实验室。拆装的设备首先选择为:大型8挡变速齿轮传动箱6套,小型5挡齿轮传动箱6套,以及相配套的用于拆装的专、通用工具,工具箱,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随着实验室的建设进程,将来还可以选择其它部件、设备作为装拆目标。

5 拆装实验室建设基本规划

序号

购置设备名称

型号

台套数

单价(元)

金额(元)

备注

1

8挡变速齿轮传动箱

HW18710

6

12000

72000

 

2

5挡齿轮传动箱

HW25505

6

8000

48000

 

3

拆装工具

 

6

600

3600

 

4

工具箱

 

6

600

3600

 

5

陈列柜

 

6

1200

7200

 

6

小型吊

 

1

2000

2000

起吊重量500公斤

总计

136400

 

这部分仪器设备的添置可以促进本专业学生把机械设计、制造、装配三方面的知识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十分必要、也急需进行建设

5)除此之外,复杂控制系统通常需要进行上、下位机联合控制,因此将来需要扩充上位机控制方面的实验内容。这部分仪器设备可以延后2年时间(2017年后),经费投入预计在10万元左右。

2)体现专业特色方向的实验仪器设备建设方案

目前,本专业的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机床数控技术和深孔加工技术两个方面,但是目前的实验仪器设备尚不足以支撑该特色的要求,因此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增加仪器设备的购买,主要内容包括:

机床数控技术方面:数控机床的典型部件,如电主轴、直线导轨、滚珠丝杠、主轴单元、旋转台、光栅尺、旋转变压器等,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数控机床部件实验仪器明细

序号

仪器型号

仪器名称

数量

单价()

合计

1

ARTISMAN

高速电主轴

5

5000

25000

2

SFER1616丝杆

滚珠丝杆副

5

500

2500

3

SKT直线导轨

直线导轨

5

500

2500

4

LFXHABC-50S HC-AQ0135D

SMC 丝杆 滑台  汽缸

5

700

3500

5

FANUC 旋转工作台 300mm

FANUC 旋转工作台

2

15000

30000

6

KA300光栅尺

光栅尺

2

2000

4000

7

RE-15-1-A14

旋转变压器

2

2500

5000

8

 

十字滑台

 

 

 

合计

 

 

72500

在深孔加工技术方面:需要配备中型数控车床一台,以配合轴类零件的深孔加工实验,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

深孔加工需要购买的实验仪器明细

序号

仪器型号

仪器名称

数量

单价()

合计

1

HL55S

数控车床

1

250000

250000

 

3)在测控实验室建设方面

在原有东方所仪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测控系统的功能水平,需要购买如表8内容的仪器设备用于本科学生的专业教学。该部分由学院实验中心建设测控学科基础实验平台。

8 测控方面需要建设的内容

序号

仪器型号

仪器名称

仪器说明

数量

单价()

1

INV1612

单跨转子实验系统

多功能柔性转子实验系统/20 余种转子实验/滑动轴承转子结构/010000r/min/非接触测量

1

49800

2

INV1601

振动教学实验系统

振动教学系统/三十余种振动力学和模态实验/10 余种典型结构/多种激振,拾振,减振方式/2 通道信号调理,积分微分电路,信号源,功放,采集仪高度集成

1

49800

3

INV-1618

传动系统典型部件故障模拟试验系统

是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厂矿等企业单位设计的动力传动系统齿轮和轴承相关故障模拟综合实验系统,可用于工程实验验证与科研教学演示工作

1

49800

合计

3

149400

4)在机床、工艺、刀具等机械制造方面

1)需要添购买一些普通的通用机床用于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验项目的开展,这一工作可以相对延后;

2)需要购买常用类型的普通刀具和数控刀具进行金切削原理与刀具的教学。

以上内容需要购买的仪器实验设备如表9所示:

9 制造技术实验仪器部件

序号

仪器型号

仪器名称

数量

单价()

合计

1

CX15

数显车刀角度测量仪

10

45000

45000

2

 

普通刀具

100

 

4000

3

 

数控刀具

100

 

30000

合计

 

 

79000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因为目前本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人数偏少,中青年教师偏多的问题,因此,建设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引进人才,以提高师资队伍数量的问题。而中青年教师居多的问题,这是学校的近整体问题10多年来发展导致的问题,也不是本专业特有的问题,因此虽然存在,也无必要去刻意纠正。

在人才引进方面,五年内的计划是引进5~6名高水平博士,十年的计划是引进10~15名高水平博士,当然能够引进1~2名学术带头人那是最好的。

在这方面,专业负责人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紧跟学校333政策,每年申报本专业需要引进的人数,经学校、学院根据整体安排和部署,应该能够按计划完成相应的人才引进工作。

4. 在本科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加强本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程素养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应尽快将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并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全方位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具体实施的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   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量  这一工作已通过培养计划得到了体现;

(2)   提高实践环节的质量  通过实践环节这一过程,尤其是大型的实践环节过程,使学生的能力确实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

(3)   设计综合性实验环节  通过2013级培养方案中3周的综合实验周,使学生对机、电、气、液等自动化产品的实现过程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如果学校、学院能够按照本专业的实验条件建设计划建立起本专业的拆装实验室,这将可以提升学生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械装配方面的全面能力。

(4)   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课外学术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参与华北五省机器人大赛、创新挑战杯大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兴趣,对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5.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

教学质量监控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应该是计划→监控→反馈→改进→计划……这样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从目前本专业的实施情况来看,质量监控计划已经制定的比较详细和具体,并且基本做到了实施,但是反馈渠道及改进环节做得还不够到位,有些问题并没有摆到明处,有些问题虽然已经摆出来了,但是并没有改进的动力和意识。

因此,需要从全校的角度出发,制定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让每位老师能够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来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作为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主要的工作是促进大家落实计划,汇集大家的意见进行反馈,对于能在基层进行改进的直接改进,对于全院甚至全校性质的问题,本人将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反馈。同时,在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想法,只要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积极的与相关主管领导进行沟通交流。

6.生产/毕业实习及经费方面

1)整改方案

1)目前洛阳中国一拖这一实习地点虽然能够实习、参观的内容比较多,对开拓学生眼界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路程相对较远,路费花销较多(250元左右),因此应该建设相对较近的,具备较好实习条件的企业来作为新的实习基地

2)随着榆次经纬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基地的实习条件有所好转,逐渐把实习重心偏移到该企业,并在合适的条件下,暂时把实习任务安排在该企业及周边企业中进行;

3)争取学校在该方面的投入,希望学校相关部门能把本专业和其它相近专业的生产/毕业实习的经费提高到800/生。

2)实施计划

序号

整改内容

实施时间

主要负责人

1

新建太原实习基地

2015~2016

曾志强、王俊元、沈兴全

2

实习重心偏移到榆次经纬纺织有限公司

2016

曾志强

3

争取学校加大投入

2017

王俊元、董小瑞、曾志强

7. 专业建设规划方面

在专业建设规划方面,其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1)    建成山西省特色专业,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目前已经成为山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2)    凝练出与地方工业紧密联系的专业特色;

(3)    建成全国前40名的专业,目前排名在50几名;

(4)    加强与国外高校相关专业的联系和交流,促进本专业学生国际化,促使每位老师完成ISEC项目的培训;

(5)    积极准备和筹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力争在5年内完成这一工作。

针对以上目标,需要每一位老师能够主动承担起更为沉重的责任,也需要每一位专业教师极大的工作热情来完成这些工作。

首先,需要根据山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实施要求和责任目标,根据项目指标内容逐条的完成三年的建设任务,使专业建设能够达到要求所规定之内容;

其次,需要专业老师拿出既要同舟共济的精神态度,来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同时又要奋力争先的精神态度,争取在科研、教研领域取得一项项成果;

第三,在目前学校已经实现机制专业国际交流学生的招生前提下,需要借助这一东风,加强本专业学生教学的逐步国际化程度,让本专业学生具备更为宽广的就业、升学前景;

第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全体与专业相关的教师积极参与。但是,也是因为这一过程,能够更为清晰和明确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也能更为明确本专业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教学目标。

(三)整改安排

根据以上整改内容,结合本专业人员相关情况,对各整改内容安排了负责人,并且把整改的时间期限等进行了安排。

序号

整改内容

负责人

参与人员

整改时间

1

专业特色的凝练

沈兴全

全体专业教师

2014-2015.6

2

专业实验条件方面

曾志强

全体专业教师

2016.6前完成

3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王俊元

曾志强

20196月前完成

4

在本科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

张吉堂

所有专业教师

2016.6前完成

5

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

曾志强

王俊元、郭平英、张吉堂等

2015.6前完成方案及实现试运行

6

生产/毕业实习经费

在分项中已有安排

争取2012级实习经费

能有所增加

7

专业建设规划

曾志强

全体学员领导

全体专业教师

全体与专业相关的教师

2019年前完成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北大学9999js金沙老品牌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学院路3号 邮政编码:030051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67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